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学术季”第七讲:王同教授作《西方音乐构建下的中国音乐》讲座
文章来源:音乐学院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31日   浏览人数:   分享到:

2021年5月28日晚7点,在温州大学音乐学院203会议室,由王同教授带来了一场《西方音乐构建下的中国音乐》的精彩讲座。王同,浙江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本次讲座由副院长蔡军主持,音乐学院部分教师及20级全体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本次讲座以西周时期的音乐入手,对中国音乐发展进行了简要介绍,之后着重介绍了从清末以来的中国“新音乐”的形成。

1.  古老而年轻的艺术

在讲座开始王同教授讲到,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为了进一步巩固统治地位,周统治者于公元前11世纪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礼乐制度。礼乐制度的内核是“礼”,这种“礼”是以祭祀对象划分等级,把奴隶社会的上层人物用严格的等级制度区分,当时的等级分为王(天子)、诸侯、公卿大夫、士四个阶层。并指出礼乐制度既是华夏文明的源头,又是中国最早用于治理国家的制度。

之后又介绍了中国音乐发展的四个历程,分别是钟鼓雅乐时期(周秦)、歌舞伎乐时期(汉唐)、民间俗乐时期(宋元明)、新音乐时期(近现代)。

2.  新音乐的肇始

新音乐是指晚清以来随着西洋音乐的传入而逐步建立发展起来的不同于此前中国传统音乐的新音乐。它是清末和近代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新音乐以其迅猛之势发展成近代中国音乐的一大潮流。

由于近现代我国国门的打开,西方音乐的传入极大的影响到了我国的音乐文化,1904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改办新式学堂,学堂乐歌就是当时出现的新乐态,当时沈心工、曾志忞与李叔同等一大批学者留学日本回国后便在国内开设乐歌课,所以学堂乐歌的曲调大都来自于日本,到后来铃木米次郎又把首调唱名法及五线谱传入到了中国。

五四运动时期,萧友梅(开创了专业音乐教育的摇篮)、刘天华(国乐的改进)、王光祁(中国第一位音乐学家)、黎锦辉(儿童歌舞剧)、赵元任(被称为中国“舒伯特”)等人的出现奠定了中国新音乐的基础,可以说新音乐由此建立。

3.  目前我国音乐的布局

我国目前的音乐主要有西洋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合唱音乐、舞蹈与舞蹈音乐,从以上可以看出受西方音乐影响较大。

在讲座的最后,王同教授与同学们就中国民族乐器与西方交响乐器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并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关注我们

信息公开 | 浙江省教育厅 | 院领导信箱 | 老网站
Copyright © 2007-2018 温州大学音乐学院 地点:温州市高教园区温州大学北校区音乐楼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