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温州大学党委书记钱强率队赴泰顺县筱村镇,亲切慰问音乐学院“跃动星芒”暑期社会实践队师生,并出席校地合作签约授牌仪式。泰顺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谢钦星、筱村镇党委书记郑道俊、筱村镇党委副书记洪海军、温州大学党委(校长)办公室副主任孙德升、温州大学团委书记杨鹏、温州大学音乐学院党委书记杨振海、党委副书记林海红、泰顺县承原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筱村公社)董事长吴春华等校地相关领导、教师以及企业代表共同参与活动。

在“筱村公社”实践基地,钱强一行观摩了实践队精心编排的融合现代艺术与传统元素的舞蹈节目汇报演出,包括宋韵舞蹈、民族民间蒙古族顶碗舞、古典舞《水墨孤鹤》、傣族《金色贝多罗》以及《舞绽繁花·民族风情诗笺》合集等,并认真听取了队长魏子迎关于实践内容、感悟与收获的汇报。

魏子迎在汇报中深有感触地表示:“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的振兴,更是文化的振兴。艺术可以成为连接城市与乡村的桥梁,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助推器。未来我们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用舞蹈讲好乡村故事,用艺术点亮乡村生活,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青春力量!”她特别感谢了学校搭建的宝贵平台、领导老师的指导支持以及筱村公社的全力配合。

钱强高度肯定实践队同学们在酷暑中认真排练、在舞台上自信绽放、在巡园时热情互动,称赞队员们以专业素养和奉献精神为静谧的山村注入了全新的文化活力。同时,他结合实践队活动内容和校地合作,向队员们提出三点期望:第一,安全为基,筑牢实践防线;第二,扎根乡土,践行青春担当;第三,艺术赋能,共绘振兴蓝图。并勉励同学们继续用青春的热情和专业的艺术素养,用实际行动诠释“艺术乡建、文艺赋美”的实践主题,在服务中锤炼本领,展现温大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活动现场,钱强书记和为实践队员发放慰问品,并合影留念。


在随后举行的签约授牌仪式上,校地双方达成两项重要合作:一是“温州大学音乐学院党委-泰顺县筱村镇党委助力乡村振兴党建共同体”签约;二是“筱村公社就业实习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授牌。

谢钦星在致辞中表示,建立党建共同体是双方以党建为引领,推动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战略举措,高校的人才智库、科研优势将与筱村的生态禀赋、文化底蕴深度融合,必将打造出校地党建联动、共促振兴的样板标杆;就业实习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搭建,为温州大学学子提供扎根乡村、了解基层的实践沃土,期待更多青年才俊通过这里走进泰顺,在服务基层中增长才干,为县域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钱强在讲话中指出,本次签约授牌标志着校地合作迈入新阶段。他衷心祝愿双方合作如泰顺廊桥般坚实稳固、历久弥新,并希望以此为契机,温州大学与泰顺县能在聚焦山海协作与生态保护、深耕文旅融合与人才共育、强化党建联建与社会服务等方面持续深化合作,充分挖掘廊桥文化、提线木偶戏等本土非遗资源,打造特色文化IP,共同谱写校地同频共振、互利共赢的新篇章。
此次慰问与签约活动,充分体现了学校对社会实践育人的高度重视,是温州大学音乐学院推进党建共建、深化产教融合、拓展教育就业路径的又一次积极探索与实践。实践队员们深受鼓舞,纷纷表示将牢记嘱托,继续在服务基层中增长才干。未来,在“党建共同体”机制的引领下,温州大学音乐学院将进一步发挥人才智库与艺术专业优势,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强劲的智力支撑和组织建设动力,与地方携手,共笔谱写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故事。